顯示包含「九龍 : 觀塘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九龍 : 觀塘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黃店推介 - 鬍鬚仔 / 時新 / 一碗 / 茶匠

阿覓很久沒更新,先來一篇介紹不同黃店吧。就算是黃店,我還是認為味道是十分重要,因為假設將來沒有藍店後,味道是可以支持小店走得更遠的重要要素。

長發鬍鬚仔



海潮食堂 - 觀塘人氣工廠小店


觀塘吸引的店比以前的確多了,而人氣店海潮也算其中一個比較相宜的打卡熱點。我想外來的朋友要來觀塘覓食,大家開始記得觀塘有蔥花蛋治吧!


觀塘人氣樓上蛋糕店 - BYJ.HK



幾年沒寫BLOG,但在IG 一向還有寫,最近時間多了,就試試花點時間在這個BLOG。

art in the city

自少沒有畫畫的天份,很久以前同學輕輕鬆鬆十數筆可以把班內的每一位的樣貌畫出來,心裡嘅欣賞又羨慕



阿鴻小吃 - 轉戰觀塘

阿鴻小吃在五年前第一本米芝蓮推介中已得到一星,旋即成為「長龍」食肆,青春有限的我不敢如此燃燒。早兩年感謝食友的安排包場吃過一次,才可施施然走進北角總店試近乎一半以上的菜單。


一直也在想,之前沒曾為此店寫過一句,是我的不對。

最近在我主場觀塘開分店,要再試一次不是難事。我想用上五年星級食府和全球最佳機場餐廳的人氣要素加入,阿鴻才敢在晚上近乎沒有光、寧靜得附近一間便利店也沒有的觀塘工廠區開分店。



人氣雖大,但在此地點全店近乎滿座,還是有點意外。

Lab Bakery - 革新麵包廠



如果麵包店是主打新口味和新款式,我會假設購買麵包的會是年輕人。如果店子在街市開業,相對較少年輕人前住,但人流不絕,那麼他們的銷售對象又會是誰?

紅坊 - 中意雪糕

老牌店子也不能墨守成規只坐享昔日的豐收而放棄將來的漫漫長路。最近才看到東方紅也多了一個分支「紅坊」,專注吸引年輕人的市場,令下一代認識老店又或是為多一個新的收入也好,總算是行多了一步。
 .

是次是無意中逛完觀塘apm 內的吉之島發現有東方紅出 gelato 雪糕,才好奇的看看,現在寫食評才發現紅坊在 openrice 資料有4 分店,觀塘店第一篇是一年前占苗兄寫的,至2013 年也只有兩篇,我想他們也只是想試試水溫,沒有大量的推廣。

寶光齋素食館 - 是日吃素

觀塘的素食店不算多,自從菩提林素食結業後,寶光齋素食館就成了家人常去的落腳點。

已經吃過不少次,第一篇食評在開飯。整體感覺是偏油膩,之前滿懷期望的炸金菇和炸鮮奶也油膩得有點過份,但是次點的菜,出奇地整體來說也是好吃,聽說是因為這兒有幾位師傅的功力不一,才有如此差異。


沙嗲王 - 屹立二十載

沙嗲王,特別是開業二十多年的觀塘店,是蠻有童年回憶的。在我的腦海中還記著小時候經常與家人一同來這兒吃飯,當年沒有現在的海盜裝修,那些年的裝修與當年的的美心快餐店有點相似,簡簡單單用上米灰抬和膠椅,抬紙的設計與以前的差不多,看上去未吃已經覺得很豐富。

改成海盜的裝修還是最近十年的事,不停變化就是沙嗲王生存多年依然大受歡迎的原因。最喜歡坐在店方形容為「木製浴缸」,即我們口中的「小船」內,是兩人座位,坐進去小門關上後感覺真的可以橕出去。而最近一年又再一次裝修,沒有了喜歡的小船,卻多了一個奧巴馬像在海盜旁,是有點怪怪的。

潮館 - 早起的鳥兒

星期六、日的早上,大家可能大覺眠,與周公玩遊戲的時候,我卻是習慣性地早醒床,如果要七時未到出門飲早茶,對我來說拼也不會是一個大問題。

潮館位於apm 商場的早層邊位,七至八時已經有不少公公婆婆在內,好的是還不用等位可以入座,原因大約是店的面積較大,而且附近有很多茶樓。當走入茶樓所經過的長廊,第一個反應是裝潢很不錯,以茶樓來說也算是走型格路線了。



這兒的早茶其中一個大賣點就是不用加一,也不用收茶位,沒有其他茶樓的其他收費,吃得飽飽的,結賬的價位也滿有驚喜的。是次吃了八款,人均也是三十元左右。另外,潮館也有點心孖寶,二十三元兩款(蒸飯加一元)。

飛鏢練習場

最近玩了幾次飛鏢,才發現香港有很多飛標店在商業大廈內,在此又花點時間寫寫,大家有興趣可以放工玩玩。


麺屋武蔵 - 武者訓練班

日本人氣第一的麺屋武蔵在觀塘 apm 開業,位置是以前的 kfc 分拆出來,我想它在九龍東這個小對手的地段也算是聰明,起碼不會與多家香港人氣拉麵店正面交鋒。開業初期已經有不少食友盡快吃一次,之後待更多評論已經太多人排隊而失去興趣,看到 openrice 有試食活動便報名參加。


彩晶軒 - 中西合壁

常常在食評上看到食友在觀塘的彩晶軒出現,心血來潮來試一次,感覺比想像中要好,環境比較衛生整齊,吃的夠精緻。

華苑印尼餐廳 - 限時美味 ﹙已結業 )

為免大家想吃但摸門丁,我花了用來睡眠的時間,來完成這一篇,因為小店將結業,想吃的朋友就要快一點了。


葫蘆館 - 寒冬暖意

凍得要命,我想大家也感受到這股寒意,在單位數字的天氣下,一碗重薑味的薑汁奶不知是不是閣下心水呢?


新年的甜品店很多還未啟市,所以造就了很多糖水客到觀塘的葫蘆館吃一碗奶,新年一碗加兩元也要排隊吃,好在也不用在門外等很久。


熱的蛋白燉鮮奶先到,奶品算滑,可是奶味只屬少量,作為愛好重奶味的我,當然是未能滿足。

再吃的是薑汁撞奶,面層是有固的中間呈水,滑度是足夠。吃下去薑汁味勁重,奶味是近乎零,他們用的是好薑但也要多留意奶的味道不能埋沒的。食味不甚佳,勝在重薑真的可以暖身,出門口還可頂著數分鐘寒風。

近幾天依然很凍,你又會如何暖身?

葫蘆館
地址:觀塘通明街 7 號地下
 味道 : 2.5 環境 :1  服務 : 2.5 衛生: 2.5 抵食 :2.5
推介度: 2.5
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TABLE 18 - 卓上尋美味

TABLE 18的位置,之前是SUSUKI CAFÉ,在觀塘地鐵站候車位置很容易見到。在開業初期曾被它的平價下午茶自助餐和內裡的裝潢吸引,一直想找機會一試,但最後因為時間夾不到而不了了之,當時間夾到又因為晚飯時段要限時而最終也轉了場地。有次我倆隨心 walk in入來,不理只坐Bar抬位置沒平日的舒適,就是要試一次。


說起麵包湯,七至八年前在旺角女人街的一家食店吃過兩次,但自從該店結業後,很久未嘗過方包和海鮮湯的美味組合了。說回這裡的海鮮周打麵包湯, 麵包沒用上方包,用的是外層硬身的麥包?!,單吃此包我是不喜歡,因為一來不愛太硬的包,二來不太喜歡此麥味。好在吸了周打湯的麥包是挺有火花的,因為包中較杰身的周打魚湯,鮮味是足的。

這個麵包湯味道可以,但還未可以取代到我對最好麵包湯的印象,我還是要多加找尋。


之後來的是瑞士芝士豬肉腸和自家製脆薯餅,點的原因是腦海中浮現的食評就只有卷著的肉腸。切下去時,芝士都在腸中濟出來,豬肉腸質地不算實,味道還算不錯的,而放在面層的是有著一點薯香的薯條絲。


下面的薯餅沒什麼特別之處,只是煎香過吧,而醬汁是黃芥未,不算勁的,但對此的印象一向是平平。


再來的是蒜香汁焗帶子及蘑菇飯,飯粒淋了點,但就是每一粒飯也吸收了惹味的汁,加上焗過,感覺還是不錯。汁除了有蒜香外,還有濃厚的菇香,兩者也是味道也偏強,最重要還是味道能溶合在一起,而帶子是軟淋,味道都是來自這個汁。


人不可貌相,飲品亦然。先把薄荷葉子「濟」了幾下,再加入紅莓藍莓,注入梳打大水半杯後,再攪一攪,最後加入額外小半杯梳打水,就完成這一杯Berrijito。單看未試,還以為未完成製作,因為真的很難看,bartender見我們呆著就叫我們試試看。試後味道挺夾,薄荷葉那份個性竟被紅莓的酸甜和梳打水帶出另一個層次,誘發甘香,在此感謝bartender的推介。

消費約$250,有期望下,平均感覺還不錯。此店在平日的晚上也爆場,大家來之前,還是Book位吧。

TABLE 18 Bar and restaurant
地址: 觀塘觀塘道418號創紀之城五期(apm)UC-1號舖
味道 : 4.5 環境 : 4 服務 : 4 衛生: 3.5抵食 :3
推介度:4.5
推介 : 蒜香汁焗帶子及蘑菇飯, Berrijito

在apm ,table 18 算是數一數二的好了。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忘不了拉麵小籠包 - 還是想忘記

不是常在觀塘出沒的人,是否知道觀塘除了APM ,還有這個東廣場在地鐵站附近? 商場開業初期就已經來過視察環境,商場沒太多好逛的,但小食的店子真不少,適合附近上班的OL,如要說到晚餐則只有兩間,不是忘不了,就是花園餐廳。

那次是泰國遊前幾天,我們都在計劃行程,順便吃一餐。我們都點得十分多,而上菜快得有點不正常,有如快餐店的速度。


晚市送的上海辣白菜,有點像韓式泡菜但味道不盡相同,它是酸和辣也有,但沒有韓式的獨特的味道。吃完此碟還以為會有好開始。


這個四喜烤夫的醬汁未免太甜了吧,好像甜品一般,如何會好吃呢?


四川擔擔麵的麵質太糊口,湯底層次感不夠,辣的感覺突出,麻醬只有丁點,也略為太浠,不難吃但改善空間還廷大。


薺菜炒年糕的年糕也不會太硬而有點哨口,還可以的,竹筍的味道比較突出,可惜的是這個汁底感覺有點奇怪,味道變得未盡如意。


花雕醉雞,放了兩層而面層沒有浸在酒裡的,就發現到酒味極為輕微,下面的浸多一點時間的,在表層上還算沾到酒的味道,但也談不上入味,還有一點就是酒味未夠香。


黑醋排骨,黑醋汁其實還可做得杰一點,現在還可接受的。排骨有點像豬軟骨的位置,而肉質軟淋的。


又不是完全沒有可取的,起碼在這兒吃到的小籠包還算是不錯,皮薄而沒有穿,中間還滿是湯汁,來這兒要點這個。


是夜最好吃的就是乾煸四季豆,那些配料如肉碎等等煮得十分惹味,豆不會硬又入味。


個子小小的炸饅頭,面層香脆中間的包還是雪白沒有占上油,點煉奶同吃還可以。


此店的豆沙窩餅是我多年來吃過最差的一次經驗,其實上碟未吃就知不對版,起泡的麵粉皮都看上去和吃下去同樣感覺到十分油膩,而且不夠鬆軟,中間的豆沙餡味道不出,最後要「硬啃」收場。


我一向沒有留意高力豆沙這個味道的甜品,但喜歡的不在這兒,近年第二次吃,這兒的出品完全破壞我對此小點的印象,因為此店的出品不夠輕身而且豆沙餡不夠味。

我吃的時候店方最少開業了半年,不能再用新店有代改善作藉口吧,但有一點可以說說,就是價格也算是平價了,吃了那麼多也只用四百元,我吃不到好的,可能你可以呢。

忘不了拉麵小籠包
地址: 觀塘成業街7號東廣場2樓201-202號舖

 ※味道 : 1.5 環境 : 3 服務 : 3 衛生: 4抵食 :4
推介度:1.5

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小王學堂 - 從此戀上啡 (番外篇)

上篇已經說了很多關於 EL 當日的教學,在此給你看看他當日即場示範的Etching 作品,大家請細心欣賞。


這本來是食友拉花的心心,EL 即興地加幾筆,就變成一隻貓。(偷偷說,很多圖案也是由心心開始)


看 EL 的手勢,這樣會比較穩定,出錯的機會當然會減少。


幾秒間把心心變成小貓,也很形似的。


其他的作品也同樣精彩,拉花是一門藝術,滿足視覺後也得把焦點放在味道上,我飲了女孩的一杯,是很幼滑的。

Barista Academy
地址 : 觀塘成業街15-17號成運工業大廈6樓20室
電話 : 3755 0183

小王學堂 - 從此戀上啡

學無止境,謙虛的2010 拉花冠軍EL說學了八年,對咖啡這門專業還有很多學習的地方,那晚就由他為我們帶來精彩的一課。這一課是我對沖咖啡的首次認識,也可能是我愛上咖啡的源頭。

兩小時的拉花速成班,讓我發現要製作一杯好的咖啡實在不容易。材料、份量、器材運用、時間掌握、溫度控制等等,每個細節也應該要認真對待,才會沖出一杯好咖啡。


先讓大家看看此小小的咖啡學習室,在此回顧少許當日的教學吧。


磨好的咖啡最好五分鐘內用完,這樣就可以保持新鮮,之後將咖啡粉迫出空氣。


這個是double shot 的咖啡機,可以同時間製作兩杯咖啡,一杯咖啡只需這個份量Espresso,其他都是奶,出來的味道卻是剛剛好。


這些就是泡奶的器皿,如要製作一杯咖啡,奶的份量是在尖口位以下的位置就夠了,因為把它打至起泡,水位就會慢慢上升,泡完的奶大約六十度為佳。


用凍的奶可以打三十至四十秒左右,如改用室溫的,二十秒以內就要完成,而大多也會用上這個牌子的。


















打泡的要求很高,EL怕我們會出錯,也要我們用洗潔精作多番練習,把速度,溫度和棒的位置和杯的位置也得注意,我也試了很多次也有一兩次是成功的,要做到穩定,要多加練習才行。


奶的過程是一邊要把奶打轉,一邊的咖啡杯要保持穩定,把杯側一點讓奶倒下去,不宜太快又不能太慢。


這是小王在 el 的幫助下完成的拉花作品,第一次的也算不錯吧,在 facebook 分享後也有好些朋友問及如何報名,如果你也有興趣,請按此

謝謝開飯網的邀請,同時謝謝 EL 的分享他的專業知識。
Barista Academy
地址 : 觀塘成業街15-17號成運工業大廈6樓20室
電話 : 3755 0183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