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菜王 - 平民之選
小弟一向也喜歡吃小菜,所以也bookmark 了不少出名小菜的店子,幸好朋友也會吃,我相信總會有機會一一試上。
小菜王分了兩層,沒有人帶路不會知有第二層的存在,環境當然不會想像會好的,但賣小菜的店從來也是如此,所以對此從沒問題。
第一碟吃的椒鹽九肚魚,不知為何大部份也沒有如炸鮮奶般幼滑的魚肉,只有一兩塊可以做到這效果,有些也見有魚骨在內,另外漿粉過厚也會破壞軟滑的口感,唯一的好處即叫即炸,是十分熱辣燙口的。
我對炒蜆的要求很簡單,夠惹味就可以了,唯一想講的,是有少許沙。
黃金蝦的蝦身大隻多肉而蝦頭算大,炸得香脆可口,蝦頭較為惹味。整體感覺蛋黃味不太重,感覺不會太膩,是好吃的。
砵仔焗魚腸沒什麼魚腸的腥味,但感覺好像在吃粉絲加蛋,不難吃但一點喜歡的感覺也沒有。
沙拉骨,沒有炸得香脆的外層,外層滿是酸酸甜甜的汁和沙律醬,如果你問我兩種截然不同感覺的醬料夾不夾味,我只可以說還好沒有衝突吧。好吃嗎? 一般吧,不過就現場點的數目來看,這應該是招牌菜。
整體來說味道尚可,或者是選擇不到店方的拿手好戲吧,大圍開開心心吃一餐,也可以考慮這兒的。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福榮街可以一直行的,馬路不能顯示才會兜圈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小菜王分了兩層,沒有人帶路不會知有第二層的存在,環境當然不會想像會好的,但賣小菜的店從來也是如此,所以對此從沒問題。
第一碟吃的椒鹽九肚魚,不知為何大部份也沒有如炸鮮奶般幼滑的魚肉,只有一兩塊可以做到這效果,有些也見有魚骨在內,另外漿粉過厚也會破壞軟滑的口感,唯一的好處即叫即炸,是十分熱辣燙口的。
我對炒蜆的要求很簡單,夠惹味就可以了,唯一想講的,是有少許沙。
砵仔焗魚腸沒什麼魚腸的腥味,但感覺好像在吃粉絲加蛋,不難吃但一點喜歡的感覺也沒有。
沙拉骨,沒有炸得香脆的外層,外層滿是酸酸甜甜的汁和沙律醬,如果你問我兩種截然不同感覺的醬料夾不夾味,我只可以說還好沒有衝突吧。好吃嗎? 一般吧,不過就現場點的數目來看,這應該是招牌菜。
整體來說味道尚可,或者是選擇不到店方的拿手好戲吧,大圍開開心心吃一餐,也可以考慮這兒的。
小菜王
地址: 深水埗福榮街43號
※味道 : 3 ※環境 : 1 ※服務 : 3 ※衛生: 2 ※抵食 :3.5
推介度:3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福榮街可以一直行的,馬路不能顯示才會兜圈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龍鳳廚坊 - 師傅放大假?
最終也試到早前人氣旺盛的龍鳳廚坊了,地點果然是說不出的偏遠,但若果知道地點,其實離太子港鐵站只是五至八分鐘路程。
先上場的是青瓜脆腸,爽脆的青瓜放底,上面的生腸呈奶白色,而本身生腸也沒什麼異味,薑蔥,吃下去有些爽口有些軟軟淋淋的,除了略為鹹了點,作為前菜尚可。
一見到賽香肉(dog meet),朋友十分好奇為何香港有狗肉吃。這樣公然犯法的事誰會做? 其實店方只是用煮狗肉的做法去泡製那些肉少骨多的豬腳(豬手應該肥點多肉點),放在抬的一下香味四溢,令人唾涎欲滴,可惜吃下去就是香料味過重的豬腳。

碌鵝,看上去用鹵水汁,試下去有些分別的,有輕輕的酸味帶出(正常??),汁是入味,鵝肉沒有本身的霸氣,不過肉質十分實,要咬開煞是費勁。
友人想吃豆苗,可是不合時,最後選了芥蘭,上抬才把它放入熱力很高的鍋,「JAR」聲後煙一湧而上而香味溢出。我很怕芥蘭太硬,好在又不是,而本身不太喜歡芥蘭的獨有的菜味都給香濃的汁蓋過了,還算好吃的。
無心插柳點的蠔餅,想不到是當晚最好吃的,一夾起來就知道油份比較少,碟底也不見油,一點油膩感也沒有,鬆脆的蛋內滿是肥美的蠔,以蠔餅來說已經很不錯了。
魚麵,這個魚麵的魚味和彈性也讓人有在吃魚蛋魚片的感覺,變成長而不斷的條狀又別有一番感受,當你在口中把魚麵哨多一回,再也分不清到底在吃魚蛋、魚片還是魚麵了,只感覺到真的幾彈。
荷葉飯最開始入口會覺得過淡,淡得令我們也懷疑這是有色無味的飯,當吃下去有蝦米,味道才覺足夠。飯身不會過淋或過硬,而荷葉飯的香味也不知去了哪兒去。
此店的份量比較少,六人點了七碟菜,也未能飽,但我們無心戀戰了,反而立即走到下場吃甜品。
不太理想有兩個可能,第一就是師傅放假,第二可能就人氣強得無法控制,我不會知道原因,只知道那晚吃不到滿意的。如你問及那樣比較好吃,大約會選蠔餅。
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檢視較大的地圖
先上場的是青瓜脆腸,爽脆的青瓜放底,上面的生腸呈奶白色,而本身生腸也沒什麼異味,薑蔥,吃下去有些爽口有些軟軟淋淋的,除了略為鹹了點,作為前菜尚可。

碌鵝,看上去用鹵水汁,試下去有些分別的,有輕輕的酸味帶出(正常??),汁是入味,鵝肉沒有本身的霸氣,不過肉質十分實,要咬開煞是費勁。
友人想吃豆苗,可是不合時,最後選了芥蘭,上抬才把它放入熱力很高的鍋,「JAR」聲後煙一湧而上而香味溢出。我很怕芥蘭太硬,好在又不是,而本身不太喜歡芥蘭的獨有的菜味都給香濃的汁蓋過了,還算好吃的。
無心插柳點的蠔餅,想不到是當晚最好吃的,一夾起來就知道油份比較少,碟底也不見油,一點油膩感也沒有,鬆脆的蛋內滿是肥美的蠔,以蠔餅來說已經很不錯了。
魚麵,這個魚麵的魚味和彈性也讓人有在吃魚蛋魚片的感覺,變成長而不斷的條狀又別有一番感受,當你在口中把魚麵哨多一回,再也分不清到底在吃魚蛋、魚片還是魚麵了,只感覺到真的幾彈。
荷葉飯最開始入口會覺得過淡,淡得令我們也懷疑這是有色無味的飯,當吃下去有蝦米,味道才覺足夠。飯身不會過淋或過硬,而荷葉飯的香味也不知去了哪兒去。
此店的份量比較少,六人點了七碟菜,也未能飽,但我們無心戀戰了,反而立即走到下場吃甜品。
不太理想有兩個可能,第一就是師傅放假,第二可能就人氣強得無法控制,我不會知道原因,只知道那晚吃不到滿意的。如你問及那樣比較好吃,大約會選蠔餅。
龍鳳廚坊
地址: 太子白楊街21號地下
平均消費 : $80
※味道 : 2.5 ※環境 : 1.5 ※服務 : 2 ※衛生: 2 ※抵食 :4
※味道 : 2.5 ※環境 : 1.5 ※服務 : 2 ※衛生: 2 ※抵食 :4
推介度:2.5
推介 : 蠔餅
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檢視較大的地圖
民聲冰室 - 我愛上的
想不到什麼食肆介紹給朋友的時候,這兒就是我的靈丹了,因為很少可以保證好吃的。
這兒的選擇只有十多款,而價格是相宜的,多是五十元至七十元。
咸蛋蒸肉餅這樣家常小菜,為什麼會打出名堂,成為傳媒的焦點,明星的寵兒? 我覺得除了這兒的賣樣吸引外,, 它俘虜人心的原因可用兩字來概括,就是「鬆」 和 「肥」。
這個肉餅不是死死實實一餅來的,令人喜歡是肉粒夠鬆身,用匙輕輕就可以把它們分開,加上肥的比例高,令肉餅變得好吃。底下的豉油和油不會過多,豉油的鹹度不高,是好吃的出品。
泰式排骨也是好吃,咬下去肉質夠鬆軟淋,不會過油,本身也是好吃,占上碟上的甜酸醬來吃也是不錯。
膏蟹蒸水蛋的蛋蒸得很滑,蟹的香味滲透蛋內,而蟹有不少膏。淨吃是不錯,但配白飯來說,這兒還有很多更多好選擇。
這兒有不少遊客來,希望店方除了重視食物質素外,衛生也可以做得好一點。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天后地鐵站去不用十分鐘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這兒的選擇只有十多款,而價格是相宜的,多是五十元至七十元。
咸蛋蒸肉餅這樣家常小菜,為什麼會打出名堂,成為傳媒的焦點,明星的寵兒? 我覺得除了這兒的賣樣吸引外,, 它俘虜人心的原因可用兩字來概括,就是「鬆」 和 「肥」。
這個肉餅不是死死實實一餅來的,令人喜歡是肉粒夠鬆身,用匙輕輕就可以把它們分開,加上肥的比例高,令肉餅變得好吃。底下的豉油和油不會過多,豉油的鹹度不高,是好吃的出品。
泰式排骨也是好吃,咬下去肉質夠鬆軟淋,不會過油,本身也是好吃,占上碟上的甜酸醬來吃也是不錯。
膏蟹蒸水蛋的蛋蒸得很滑,蟹的香味滲透蛋內,而蟹有不少膏。淨吃是不錯,但配白飯來說,這兒還有很多更多好選擇。
這兒有不少遊客來,希望店方除了重視食物質素外,衛生也可以做得好一點。
民聲冰室
地址 : 大坑浣紗街16號地下
平均消費 :$70 (晚餐)
※味道 : 4.5 ※環境 : 1.5 ※服務 :2.5 ※衛生: 1.5 ※抵食 :4
推介度 : 4.5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天后地鐵站去不用十分鐘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三小姐海鮮小菜 - 試試手勢
這個熟食中心也有不少食肆,三小姐就在最入的一間,就算要經過多少店子,聽著不少 「食飯? 有位呀」等等語句,我們目標還是最多人的一家 - 三小姐海鮮小菜。

特色芝士焗大蝦(伊麵底) – 龍蝦和伊麵是最佳組合,而最好吃的是伊麵,因為都吸收了龍蝦的鮮味和精華。今次的的大蝦伊麵有異曲同工之妙,每一口也是有不會過膩的芝士汁,當然不少得是 充滿蝦的鮮味,令麵條相當好吃,如果要比,鮮味當然不及龍蝦,但兩者價位實在相差太遠了,這個對我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。

籠仔糯米蒸花蟹 – 當日的羔蟹沒有貨,要加十元轉花蟹才可以吃,這樣吃蟹吃得有點論盡。荷葉飯是精髓所在,如果糯米飯好吃,就等於此碟成功,飯是有點油,不過充滿著香味,也有韌勁,加上加了蝦米、蔥花,是不錯的。
兩碟的份量足夠兩人吃得飽飽又滿足,心想,一大班人來吃也不錯呢。
三小姐海鮮小菜
地址 : 大埔鄉事會街8號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2樓CFS35號舖
地址 : 大埔鄉事會街8號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2樓CFS35號舖
平均消費 :$100 (晚餐)
※味道 : 3.5 ※環境 : 1.5 ※服務 :3 ※衛生: 3 ※抵食 :1.5
推介度 :3.5
推介度 :3.5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檢視較大的地圖
南京好味 - 你呷醋嗎?
來到南京好味,百幾款小菜,看得我眼花撩亂,腦子裡浮現樓上素素的食評那金光閃閃的黑醋骨,就點了碟。
黑醋骨分碟頭飯和小菜,前者二十五元,後者三十八元,眼見晚飯不貴,就點了小菜。如上篇一樣,要久等十五分鐘,也是會有專人遞到座位上。
黑醋骨占滿杰度適中的汁下泛起閃光,味道是酸酸甜甜的醋味,黑醋骨非常入味,豬肉做得鬆軟,送飯一流,真想encore 多碗飯。

湯用大量肉去淆,用料十足,如果沒有味精就好了。
招牌的手絲雞平凡了點,可能是不夠熱吧。醬汁用上很多材料製作,所以沒有死鹹,我期望的不只此,而現在最可取就是平價。
有好有不好的,還得多加試試才可能推介給朋友。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朗豪坊內有天橋到這個綜合大樓
檢視較大的地圖
黑醋骨分碟頭飯和小菜,前者二十五元,後者三十八元,眼見晚飯不貴,就點了小菜。如上篇一樣,要久等十五分鐘,也是會有專人遞到座位上。
黑醋骨占滿杰度適中的汁下泛起閃光,味道是酸酸甜甜的醋味,黑醋骨非常入味,豬肉做得鬆軟,送飯一流,真想encore 多碗飯。

湯用大量肉去淆,用料十足,如果沒有味精就好了。
招牌的手絲雞平凡了點,可能是不夠熱吧。醬汁用上很多材料製作,所以沒有死鹹,我期望的不只此,而現在最可取就是平價。
有好有不好的,還得多加試試才可能推介給朋友。
南京好味
旺角上海街557號旺角熟食中心2樓
※味道 : 3 ※環境 : 1 ※服務 : 2 ※衛生 : 2 ※抵食 :4.5
推介度 : 3
其它文章 : 澳門翠苑茶餐廳 - 未能磨合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朗豪坊內有天橋到這個綜合大樓
檢視較大的地圖
田苑珍姐美食餐廳 - 回鄉探珍姐

我真的在想,南區人士沒有自己的車是多麼的不方便呢。
到了四方城,就沒有人會想離開,把我們吃飯的時間一再推後,眼見多年來不變的甚麼甚麼獎門人也做完了,打完十幾圈身心疲累的我們去了附近吃小菜。
中式小菜真的百吃不厭的,五個人點了五個小菜,大部份都是炸物,吃下時很香口,不過又真的很熱氣呢,吃完有點喉嚨痛。
椒鹽九吐魚和椒鹽沙孟魚
本來我們點的是椒鹽九吐魚,不過因為店不夠九吐魚,說給我們一個雙拼,所以一半以上是沙孟魚。
九吐魚是很好吃的炸物呢,面層是炸得很燙口的香脆,咬下去煙還衝出,中間的肉很滑也沒有骨,就好像吃炸鮮奶一樣的好吃。被轉了半碟的沙孟魚就真的比下去了。本身也是炸得脆口的小魚, 外層也很香口,不過肉不多,所以九吐魚吃完沙孟還有很多沒人吃呢。

椒鹽鮮魷
又是炸物,真是非常熱氣呢,不過這是個人常點小菜之一,今日也不會例外。這碟也是即做即上碟,炸得香脆,鮮魷不會韌 ,份量也不少,如果要比較,當然是九肚魚好吃很多。
魚香茄子煲
茄子煮的時間剛好,我喜歡吃再諗一點的,肉碎較大粒,個人覺得不夠那股香味。好處是用上了煲,可以耐熱一點。

香橙骨
有朋友很喜歡吃豬扒,特別為他點這道菜,酸酸甜甜多肉少骨,是最好送飯的一款。

腐乳通菜
款款都是肉,也要點一道菜。因為想要的菜賣清,要了腐乳通菜,很大碟,沒特別,我們吃了很久也吃不完。說真的,五個人吃五碟送,真的太多了。

今餐真的很抵吃,每人不用50元就有五送加飯加例湯,抵食到無人有。打完牌又吃了一餐,開開心心又過了星期日,回到工作崗 位,又有很多文件等著我了。下一次拿回鄉證打牌,不知會是何時呢?
※味道 : 3
※環境 : 2
※服務 : 1.5
※衛生 : 2.5
※抵食 : 4
田苑珍姐美食餐廳
香港仔田灣石排灣道80號地下D舖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田灣就在香港仔再入的地方,除了有私家車的人士外,其他的只可以坐巴士到銅鑼灣、北角、灣仔等等地方,請按此。檢視較大的地圖
雲興隆小廚 - 留下足印

第一次試在牛下的雲興隆,也的確是最後一次。店子有點像油塘的咀郁郁,又是要了幾個鋪位,只有一個廚房,製作出港式風味。小菜館來說,是幾多不是傳統的菜色,今次要了回味冰梅骨和窩蛋牛肉煲仔飯。
(2011年的牛下,已經清理得七七八八了,將來應該也是三十多層的高樓。)
窩牛飯先來,牛肉是一片片的,生蛋打加了豉油,就即來一碗試試。第一碗牛肉片是不錯,第二碗就太熟了,帶點韌,加上沒有牛味,不太好吃。煲飯的時間是不 錯, 我們也努力尋找 飯焦呢。點了才看到大海報介紹五香肉丁滑雞煲仔飯,它的介紹好像不錯,罐頭五香肉丁有何出奇呢,轉場才有機會再吃一頓了。
不知要什麼菜色好,店員介紹了幾款店子的招牌菜,最後點了冰梅骨。對冰梅骨有什麼感覺? 就是「酸酸地」。汁有點像酸甜排骨,不過吃過其他地方的糖醋魚塊後就知道有些微分別,是酸多一點點,但是試不出梅的味道,好在這個汁做得不會稀,還不錯 的。肉質放面,肉不會韌,連骨的肉好吃的是帶點肥,今次也有幾塊有肥位呢。加上了酸白蘿蔔這個開胃的配搭,合格的一碟菜,不過未可做生招牌或吃完如名字一 樣令人回味呢。
因為吃之前吃了很多小食,所以今餐吃少少也夠飽。中規中舉的質素,比較 "牛頭角大排擋",這兒比較好,新店如何,未有機會去試,不過人就是這樣,熱鬧過後應該回歸平靜。
※味道 : 3
※環境 : 2
※服務 : 3
※衛生 : 2
※抵食 : 3
雲興隆小廚
牛頭角牛頭角下村14座地下6號
轉
牛頭角得寶花園H座地下
(提示: 地圖可放大縮小及移動)
也是九龍灣港鐵B出口出,得寶花園很少人經過的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訂閱:
文章 (Atom)